1来源

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全草。

别名

叶后珠、珍珠草、日开夜闭。

3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单叶互生,二列,形似复叶,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0.~0.5厘米,顶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背面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柄短,近于无柄;托叶小,披针形。雄花~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蒴果无柄,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赤褐色,表面有小鳞状凸起物;种子灰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4产地分布

生于旷野草地、旱田、林缘或村边荒地。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等地。

5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拔取全草,洗净,晒干。

6药材性状

全草长10~40厘米。根黄白色,须根多数。茎圆柱形,有分枝;基部老茎灰褐色;幼枝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翅状锐棱,质脆,断面中空。叶互生,灰绿色,呈长椭圆形,先端斜或有小凸尖,基部偏斜,两面无毛,几无柄。生于叶背之下的小花已干,有的带有类似珍珠状的小果。气微香,叶味微苦。

7性味归经

性寒,味微苦。归肝经、脾经。

8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泻,平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9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水肿可用至60~90克),煎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用治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50克,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50克同用。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50~克,加鸭肝~3个同炖汤,熟后食鸭肝及汤。

10主要成分

含槲皮素、紫云英苷、槲皮苷、异皮槲皮苷、芸香苷、没食子酸鞣质、蛋白质、糖类、抗坏血酸、三萜等成分。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及提高细胞免疫力功能。在比较筛选不同植物抗HBV活性发现,本品体外抗HBV表现最优秀。试验证实了本品具有明显的抑制HBV-DNA和DNA聚合酶活性,能够抑制..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达,其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

11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推荐阅读:

红曲!五加皮!天冬!红木香!火麻仁!石菖蒲!槐耳!桑螵蛸!牡蛎!白芨!白薇!辛夷!肿节风!独活!降香!神曲!炉甘石!青蒿!香橼!海金沙!木棉花!丝瓜络!芒硝!青皮!白芷!蔓荆子!瓦松!小茴香!莪术!荷叶蒂!1、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发站内短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土方、古方、药方、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请勿盲目照搬。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jc/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