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中欣,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内科中医术”代表性传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熟读医籍,继祖业志于歧黄,对中医内科杂病、男性科、中医妇科均有着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胃痛,亦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等。多由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外感寒邪、饮食所伤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见有胃脘部疼痛者,均可参考本病。

关于胃痛的病因病机,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举痛论篇》中讲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胃痛者,其病位在胃,与肝胆脾等脏腑有密切关系。顾师认为,临床上,胃痛的发作,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为长期精神抑郁、忧思不遂,日积月累,以致肝郁气滞,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致;二为纵恣口腹,喜食辛酸,或过食生冷,或嗜饮无度,以致脾胃气滞,影响肝木疏泄之性而致。肝(胆)胃(脾)不和是胃痛的主要病机。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肝胃不和,也就是土木不和,土木之间的相互制约失于平衡,发为胃痛。肝郁、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则为其主要治病因素。

病案举隅

患者张某某,女,34岁。胃脘不适,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已三月余,口苦,食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医院电子胃镜示:慢性胃炎伴糜烂增生,贲门增生,HP(-)。病理提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肠化。处方:八月札10g、台乌药10g、檀香5g、沉香曲15g、百合20g、天花粉10g、吴茱萸5g、川连6g、刘寄奴10g、肿节风15g、炙僵蚕10g、乌梅10g、天花粉15g、仙鹤草15g、徐长卿10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再服7剂而功。

按语:该患者属于肝胃不和的证型。顾老常讲“治肝可以安胃”。具体而炎,肝胃不和是慢性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慢性胃炎、溃疡,甚至是增生等疾患发病的基本病机,从肝胃论治则能增强辨证的准确性,提高治愈率。肝胃失调所致胃痛十分常见,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治疗以抑肝气、泻肝火为主,并重视酸甘之品以柔肝、缓肝的运用;二为疏泄不及,木郁土壅,治疗宜用辛散之品,疏肝理气;三为脾胃亏虚,土虚木乘,通过健脾益气、益养胃阴以培土,酌配酸敛以抑肝。另顾师在治疗胃痛患者时,不管何证型,皆喜配伍使用徐长卿一药,言其类似西药中消炎止痛药物,止痛效果尤著。

长按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患者同享健康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jc/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