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程缓慢,许多患者长期无症状,自动血细胞检查仪器的使用使诊断无症状病例的机会增多。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与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不同,发热、多汗、体重减轻等非常少见。体格检查约40%患者仅发现脾大,一般为轻度或中等度肿大。可发生脾萎缩和脾梗塞。淋巴结肿大罕见。

羟基脲片能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吗?

羟基脲系非烷化剂骨髓抑制剂,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开始剂量每日10~30mg/kg。因可引起快速骨髓抑制,开始7天内应检查血细胞计数并在以后监控。维持剂量需个体化,根据血细胞计数调整用药剂量。约80%患者在8周内可使血小板降至×10/L以下,并可长期控制血小板数。

服用羟基脲片的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可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停药后1~2周可恢复;

2.有时出现胃肠道反应,尚有致睾丸萎缩和致畸胎的报道;

3.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脱发,亦有本药引起药物性发热的报道,重复给药时可再出现。

4.在骨髓增殖异常的病人中,使用羟基脲出现了皮肤血管毒性反应,包括血管溃疡和血管坏死,报道出现血管毒性的病人大多数曾经或者正在接受干扰素治疗。如果使用羟基脲发生血管溃疡或者坏死,应当停止用药。

最后,羟基脲片作为肿瘤常用的辅助治疗药物,也是需要按时按量服用以保持治疗。而药物的长期服用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发生。所以,不建议长期、大量的服用羟基脲片。为此,最好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吃羟基脲和打干扰素是一种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最好。

血小板增多病友会备注:关于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及用药方面还有疑问,复制添加

有疑问?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jb/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