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医话痹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周学平教授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0/5833932.html 痹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周学平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案一则 风湿病为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主要由免疫功能紊乱所致,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常能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一则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验案。 强直性脊柱炎 01 基本情况 龚某,男,31岁。年10月11日初诊。 病史:强直性脊柱炎病史7年余,服用中西药物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刻诊:自觉腰脊、髋臀、脚跟疼痛明显,活动受限,难以行走,需坐轮椅,每日服用镇痛药2片(双氯芬酸钠75mg/片),最高剂量达每日6片,口苦口干,怕风怕凉,多汗,手足灼热,形体肥胖,胃纳知味,大便干结如栗,1-2日一行,舌质隐紫,苔腻淡黄,脉细滑。有乙肝“大三阳”病史,肝酶升高。 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指标检测: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u/L,谷草转氨酶AST:49u/L;免疫球蛋白:IgG:17.80g/L,C3:1.58g/L,抗O:.00IU/ml,血沉:16mm/H,C反应蛋白:9.99mg/L。MRI: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部分融合,关节边缘骨质T2WI呈斑片状稍高信号,骨髓水肿不明显,骨质未见破坏,双侧骶髂关节病变,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表现。 02 诊断治疗 证属肾督亏虚,风湿热邪、痰瘀痹阻,治以益肾补肝、清热除湿、祛痹通络。 处方:独活10g,桑寄生25g,川断25g,怀牛膝25g,狗脊12g,炒杜仲12g,肿节风25g,炒黄柏6g,萆薢15g,土茯苓25g,路路通10g,制僵蚕10g,田基黄25g,丹参25g,苏木15g,鬼箭羽25g,佩兰叶15g,荷叶15g,橘皮6g。21剂,每日1剂,水煎分2服。 二诊:年11月08日。药后腰脊部疼痛稍有减轻,能独自行走,但仍需服用止痛药,双氯芬酸钠75mg/日,腰骶部疼痛,翻身困难,髋臀部有胀感,口干口苦较重,手心仍有灼热,纳可二便调,舌暗紫苔腻淡黄,边有齿印,脉细滑。守方加入清泄湿热之品,上方加叶下珠15g,地锦草15g。28剂。 三诊:年03月28日。病情较前好转,能够自行下楼行走,夜间多汗,胃纳知味,大便不实。守方加入健脾利湿之品,首诊方去苏木,加生炒薏仁各12g,21剂。实验室检查:ALT:u/l,AST:59u/l,r-GT:97u/l(.03.07)。 四诊:年04月11日。经治以来,病情明显改善,能独自行走,夜间多汗,口干欲饮,手心有热感,胃纳尚可,大便正常,舌质暗紫,苔薄腻,脉弦滑。患者湿热症状明显,加入四妙丸之意,首方加炒苍白术各10g,去鬼箭羽、佩兰叶、荷叶、苏木。28付。 后继随证调治近1年,可下楼自由行走,承担轻便工作,抗炎镇痛药逐渐减量,至年1月停服,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能复查正常。 03 按语 本案患者罹患强直性脊柱炎多年,以腰脊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又因病史较长,日久不愈,体型肥胖,证机属肾督亏虚,湿热痰瘀痹阻。患者腰脊疼痛,口干口苦,怕风怕凉,多汗,手足灼热,大便干结如栗,为肝肾阴虚,湿热痹阻,兼有气虚不固之象。治以培补肝肾,清热除湿,祛风通络,用独活寄生汤、四妙丸为主方化裁,药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怀牛膝、狗脊补益肝肾;黄柏、萆薢清热利湿,土茯苓除湿解毒;肿节风清热解毒、活血消瘀、祛风除湿,丹参、苏木活血祛瘀;佩兰叶芳香化湿,荷叶除湿消脂。21剂后患者疼痛减轻,嗣后各诊均以首方化裁,患者疼痛逐渐减轻,但痰湿瘀阻仍甚,兼有肝胆湿热,遂加叶下珠、地锦草清利肝胆、凉血解毒;而又根据夏季暑湿当令的节气特点,加入生炒薏仁、炒苍白术祛风胜湿、健脾益胃,并与黄柏、牛膝配伍,增强清热利湿之效。四诊过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病情缓解,各诊次均以补益肝肾、通络止痛为主法,使肝肾得以补益,湿热得清,风湿祛除,痰瘀渐消。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周教授说 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家族倾向,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治疗应重视温养肾督,即益肾当温养精气、强壮肾督,不可久服、过用温燥,以免耗伤肾精,也不宜过多食用性属温热的保健品。患者多为青年男性,临床用药应注意药物的选择使用,如对生殖系统有毒性的药物应避免服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已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减少或停用生物制剂也有益处,能起到缓解病情、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gy/10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听闻远方有你,千里旴江医史探寻一百四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