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药胡黄连
胡黄连《新修本草》 PicrorhizaeRhizoma 来源及名称释义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胡,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本品为外来药物,故称为“胡” “其性味功用似黄连,故名”(《本草纲目》) 功效及辅助记忆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毒(=银柴胡+清湿热、解热毒)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主治病证骨蒸潮热 小儿疳热 湿热痢疾,黄疸 咽痛,疮肿,痔肿便血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外表皮灰棕色至暗棕色,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补充胡黄连跟黄连中的云连相似,功效也跟黄连一样可以清热燥湿、清热解毒,但作用不如黄连 银柴胡、胡黄连都可以治疗小儿疳积,但也有一些区别 银柴胡,长于治疗肝疳,以肝的功能失调为主;而胡黄连主要用于脾疳,以消化功能失调为主要病因 相关论述“按胡黄连之用,悉与川连同功。惟沉降之性尤速,故清导下焦湿热,其力愈专,其效较黄连为捷。凡热痢脱肛,痔漏疮疡,血痢血淋,溲血泻血及梅毒疳疮等证,湿火结聚,非此不能直达病所,而小儿疳积腹膨之实证,亦可用之。盖苦降直坠,导热下趋,最为迅疾,且不致久留中州,妨碍脾胃冲和之气耳。”(《本草正义》) “主骨蒸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唐本草》) “胡黄连,苦寒而降,大伐脏腑骨髓邪热,除妇人胎蒸、小儿疳热积气之峻药。”(《本经逢原》)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 薄荷、牛蒡子、葛根、蝉蜕、桑叶、菊花、柴胡、升麻、淡豆豉、蔓荆子、浮萍、木贼、千里光、肿节风、贯众、地锦草、山慈菇、银柴胡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i.com/zjfzc/2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药监局决定修订肿节风注射液和小金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