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大全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李霞中医师 每天学一点,健康每一天 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民间偏方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李霞中医师多年行医期间,大量珍藏偏方秘方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体的干燥分泌物,是中药材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种。 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中的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物品。 名称释义 就是蟾蜍眉间的白汗。 蟾酥-中药材药用 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1] 药物性味 味甘、辛,性温,有毒。 ①《纲目》:甘辛,温,有毒。 ②《本草正》:味辛麻,性热,有毒。 ③《本草汇言》:味辛苦烈,气热,有毒。 《本草经疏》:蟾王蟾酥,诸家所主,但言其有消积杀虫、温暖通行之功,然其味辛甘,气温散,能发散一切风火抑郁、大热痈肿之候,为拔疔散毒之神药,第性有毒,不宜多用,入发汗散毒药中服者,尤不可多。诸家咸云治小儿疳瘦,恐非正治,不宜漫尝也,即用亦(须)煅过者。若欲内服,勿过三厘。慎毋单使,必与牛黄、明矾、乳香、没药之类同用乃可。如疮已溃,欲其生肌长肉之际得之,作痛异常,不可不知也。 《本草汇言》:蟾酥,通行十二经络、藏府、膜原、溪谷、关节诸处。蟾酥,疗疳积,消臌胀,解疔毒之药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如积毒、积块、积胀、内疔痈肿之证,有攻毒拔毒之功也。 《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 《本草便读》:蟾酥,善开窍辟恶搜邪,惟诸闭证救急方中用之,以开其闭。然服食总宜谨慎,试以少许置肌肤,顿时起泡蚀烂;其性可知。研末时鼻闻之,即嚏不止,故取嚏药中用之。此药止可外用,散痈疽,消疔毒,杀虫疮,却有功效耳。 《本草衍义》:齿缝中血出,以纸纴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 《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 《本草求真》:蟾酥,味辛气温有毒,能拔一切风火热毒之邪,使之外出。盖邪气着人肌肉,郁而不解,则或见为疔肿发背、阴疮、阴蚀、疽疠恶疮,故必用此辛温以治,盖辛主散,温主行,使邪尽从汗出,不留内入,而热自可以除矣。性有毒,止可外治取效;即或用丸剂,亦止二、三、四厘而已,多则能使毒人。其用作丸投服,亦宜杂他药内,勿单服也。 《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 《本草正》:治风、虫牙痛,以纸拈蘸少许点齿缝中。 功效主治 主治小儿疳疾,脑疳。一又可治背部疔疮及一切肿毒。 中成药 蟾王的蟾酥浆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强烈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浆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无甚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胆甾醇、7α-羟基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通常它们亦与蟾蜍甙元合称为蟾蜍甾联化合物。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蟾蜍色胺,一名华蟾蜍色胺,蟾蜍特尼定,蟾蜍硫堇,去氢蟾蜍色胺,色胺,其中蟾蜍特尼定在蟾酥中含率甚高;含氮物质,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尚有肾上腺素。 氨基酸除上述的精氨酸外,尚有γ-氨基丁酸及两种精氨酸衍生物;也含一些肽类。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强心,止痛。 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 ①《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 ②《日华子本草》:治蚛牙,和牛酥摩;治腰肾冷,并助阳气,以吴茱萸苗汁调敷腰眼并阴囊。 ③《本草衍义》:齿缝中血出,以纸紝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 ④《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 ⑤《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 ⑥《本草正》:治风、虫牙痛,以纸拈蘸少许点齿缝中。 应用方式 治脱肛将蟾蜍皮烧烟熏患处,治疗效果极为好。 蟾酥粉:取蟾酥,捣碎,加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每10kg蟾酥,用白酒20kg。 产地分布 主产吉林、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省。 品种考证 蟾酥始载于《药性论》,原名蟾蜍眉脂。《本草衍义》始有蟾酥之名,云:“眉间有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单(纸)上,入药用。”《本草纲目》曰:“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纸上及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干白,安置竹筒内盛之。”根据以上记载蟾酥的采制方法以及蟾酥之性状,与现今蟾酥一致。其原动物蟾蜍始载于《名医别录》。陶隐居云:“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犬啮之,口皆肿。”上述特征与蟾蜍属(Bufo)动物完全一致。 制法 蟾蜍衣-药用 蟾酥是由蟾蜍科两栖爬行动物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加工而成,为传统中药材。蟾酥所含甾体物、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解毒、镇痛、开窍、抗肿瘤等多种功能而被广泛应用。 郑重承诺:地道药材品质保证假一赔十,冷背药材大全!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从小受母亲影响,长大后也从事了中医研究,喜欢各种中草药搭配,就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带着这种好奇心进入了中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乐趣,欢迎中医爱好者加我,互相交流学习!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药物或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pz/9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漆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文章: 中草药牛膝的传说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