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儿童过早使用抗生素,危害真不少
如今越来越多的婴幼儿罹患湿疹,秋季也是宝宝湿疹高发的季节,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湿疹呢?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食物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均能导致湿疹。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也会导致湿疹。来看看最近的研究吧! 小于2岁的儿童使用抗生素后更易得湿疹近日,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早期抗生素暴露会增加湿疹和花粉过敏的风险。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对PUBMED和Webof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于年1月至年11月的观察性研究进行了检索。研究纳入了评估出生后的前2年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与日后发生湿疹或花粉过敏相关的研究。 研究显示,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湿疹风险增加15%~41%,使花粉过敏风险增加14%~56%。 此外,研究还显示,与接受1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相比,接受2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同时发生2种过敏(湿疹和花粉过敏)的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肠道益生菌对儿童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婴幼儿的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削弱婴幼儿的抗过敏反应能力。 早期过度使用抗生素,增加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抗菌药物在婴幼儿人群中的使用相当普遍,有研究显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增加了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肠道菌群失调和菌群多样性的破坏也与T1DM的发生有关。 过早用抗生素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许多研究证实,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 年1月,挪威科技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 研究人员指出,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年1月,挪威科技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 研究人员指出,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年3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他们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研究人员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别使用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这两种抗生素。他们观察后发现,链霉素对新生小鼠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万古霉素却导致它们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患上严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年7月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对2岁前抗生素暴露和4岁时肥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评估。这项研究的最终的结论是,2岁之前接受3个或更多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与早期儿童肥胖的风险增加有关。 结语: 鉴于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峻,过度处方抗生素情况尤为普遍,医务人员大力呼吁,儿童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更加谨慎,应尽量减少儿童的抗生素使用,尤其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中药抗生素——修正肿节风分散片肿节风又名“草珊瑚”,因其药材茎节膨大,功能祛风消肿,故名“肿节风”。又名九节风、九节茶,接骨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属热毒壅盛,并可用于癌症辅助治疗。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阑尾炎、胆囊炎、蜂窝组织炎、五官科及妇科等炎症发作人群。 1、中药广谱抗生素、对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疗效,不产生抗药性; 2、分散片剂型,起效相对迅速,减少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双向免疫调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4、联合用药可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咨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pz/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嗓子疼润喉片是必备良药这些润喉片你用错
- 下一篇文章: 蚊子叮咬后为什么会痒,关键是含有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