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结节的形成,多是由于体内气虚或气滞,阻滞了气血经络的运行,瘀积在局部,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产生了“痰”“瘀”。

正气亏虚,"痰"和"瘀"未能及时得到排出,反过来又加重了经络的阻塞,从而形成了一个对身体有"毒"的结节。气虚、气滞、痰、瘀四者是互相影响的,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病情不断恶化。

中医药在防治肺结节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清肺、养肺、除痰、解郁、软坚、散结的药物、食物,促使肺结节变小,甚至消失,另一方面还需综合调理患者的体质,强化脏腑功能,改善人体内环境,防止结节进一步增大,或再次出现。

我们认为,导致肺结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正气亏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能够产生疾病的肯定有,一是中医所说的正气亏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能够产生疾病的肯定有正气亏虚的情况。

同时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肺部结节,有些人不会呢?肯定是细胞的微环境改变了,使得他产生这一些慢性炎症。而微环境改变可能就是正气亏虚。同时,此类疾病的病人的舌脉多为舌淡,边有齿印,因此中医认为导致肺部结节的最主要发病原因是正气亏虚。

其二则为痰凝、气滞、血瘀蕴结于肺部。痰凝、气滞、血瘀即作为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病理产物,也是病因。因此在诊治肺部结节过程中,应酌情使用化痰、行气、活血之品。

我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补肺汤联合温胆汤加减变通,前者是首都国医名师,肿瘤治疗专家王沛教授治疗肺癌的基础方,后者是中国医院沈绍功先生最爱用的名方。

酌情配伍柴黄芩、姜黄、蟾蜍皮、淫羊藿、黄芪、人参、灵芝、丹参、川芎、斑鳌、龙葵、白英、重楼、肿节风、瓜蒌皮、浙贝、茯苓、薏苡仁、陈皮、肿节风,猫爪草、三棱、莪术、桃仁等。目前肺结节的中医临床治疗效果反馈均不错。现代药理学表明,有不少中药在抗肿瘤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发现肺部结节,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诊治、定期随诊,以排除相关疾病,切勿讳疾忌医。

沈洋,中医学博士,出生于南方三代中医世家,就职于北京医院血液肿瘤科。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强调中西医并重、辨证辨病结合、个体化治疗,以患者为本,寓攻于补,使病患机体趋于平衡。

主治专长:“经方”治疗胸部、消化道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肿瘤疾患及内科疾病。迄今于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课题。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新媒体发展科普专家团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外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学会秘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分会理事、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外编辑等。曾参与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健康之路》等栏目制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jc/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