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靶点多通道多重效应机制,参松养心胶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可急可慢,病情可轻可重。重则骤然起病,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轻则起始隐匿,不引起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重者需紧急治疗,甚至就地抢救。而轻者则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不同处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规范化水平,4月24日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血栓论坛赣江心血管病论坛在线上举行。医院王玉堂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黄德嘉教授担任致辞专家,医院洪浪教授、中医院陈柯萍教授、医院陈林教授、医院洪葵教授主持,医院王玉堂教授、中医院华伟教授、中国科学医院严激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杨新春教授、中医院张澍教医院黄从新教授围绕心脏性猝死的国内防治现状与挑战、室性早搏的治疗、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通络干预等话题进行了学术分享,现整理精粹内容与大家共同学习。 王玉堂教授 黄德嘉教授 洪浪教授 陈柯萍教授 陈林教授 洪葵教授 临床疗效明确,参松养心胶囊整合调律,快慢兼治,改善心功能,获指南推荐华伟教授 心脏性猝死是心脏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华伟教授介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以14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8.6万人,是全球发生心脏性猝死人数最多的国家。 80%的心脏性猝死是由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所致。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防治水平对于预防心脏性猝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玉堂教授在解读《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升级版)》室性早搏相关内容时指出,室早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75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69%。而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抑制室性早搏,尤其是对于窦缓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不仅可以减少室早数量,且不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 基于多项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支持,在《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升级版)》中,推荐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器质性室性早搏、窦缓合并室性早搏、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推荐级别Ⅱa类,A级证据。 严激教授 严激教授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心衰患者常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恶化心功能,加重心衰,增加死亡率。目前临床上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的西药有负性肌力作用,在心衰治疗中存在瓶颈,这就使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药物治疗大大受限。一项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室早,还能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杨新春教授 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在室性早搏治疗中效果显著,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中也有出色表现。在杨新春教授分享的一项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参松养心胶囊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发作频率下降,发作时间缩短,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下降。在总体上,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但安全性优于普罗帕酮。 基础理论清晰,多靶点、多通道、多重效应机制,通络干预“调”治心律失常张澍教授 张澍教授认为通络干预心律失常的策略在于“调”。在“承制调平”的思想下,应用整体、系统的思维方法探索心律失常的治疗理念,提出从“抗律”到“调律”的干预策略。“调”与现代医学“治上游”的治疗理念吻合,从“抗”到“调”的思维转变,为心律失常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参松养心胶囊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而成,以“温清通补”为治则,“温阳、补益”与“清火、通络”有机配伍,体现“调”治心律失常的治疗思想,确立了“络虚通补”的新治法。 黄从新教授 对参松养心胶囊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证实,其在多靶点、多通道、多重效应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起到防治心律失常的作用。黄从新教授详细介绍了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从细胞层面和分子层面探索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通络干预的研究成果。通络干预防治心律失常的四大机制为:第一,增加微血管新生、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改善微循环;第二,保护心肌细胞结构、调控钙循环、降低心脏纤维化、逆转结构重构,改善心功能;第三,改善动作电位特性、改善场电位特性、优化电传导方向,逆转电重构;第四,下调交感神经重构,上调副交感神经重构,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平衡,调控神经重构。 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开展的多项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研究,为临床医生缓解心律失常患者病痛提供了有效药物,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独特优势,填补了整合调律药物治疗的空白。 小结正如黄德嘉教授在大会致辞时所言,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基础。近几十年来,抗心律失常的西药无突破性进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一批优秀的医学专家对中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非常积极、卓有成效的循证医学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为心律失常患者药物治疗提供了更多临床选择。中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以“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通络干预研究”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伴室早/窦缓伴室早拟解决临床治疗难题”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领域内专家携手,不断推进我国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必将促使中医药进一步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jc/7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澳洲Swisse蔓越莓膠囊它是婦科病殺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