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探宝
衡山雨景 寄语 心心念念衡山行,半日骄阳半雨淋; 菩萨多留山中宝,后会有期聚高朋。 以下对在衡山遇到的三十余种本草进行简介,主要参考资料为《中国药典》《临床中药学》《中华本草》,抛砖引玉,希望各位专家、同道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 中药名称:凹叶景天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寒。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2 中药名称:败酱草(白花败酱草) 药用部位:带根全草 性味功效:苦,辛,微寒。归大肠、胃、肝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 3 中药名称:白首乌 药用部位:块根 性味功效:苦、甘、涩,微温。归肝、肾、脾、胃经。主要功效有:安神,补血,收敛精气。 4 中药名称:白英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苦,寒。归肝、脾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5 中药名称:鹅不食草 药用部位:带花全草 性味功效:辛,温。归肺、肝经。主要功效有:通鼻窍、发散风寒、祛痰止咳、解毒散肿。 6 中药名称:佛甲草 药用部位:茎叶 性味功效:甘、淡,寒。归心、肺、肝、脾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 7 中药名称:骨碎补(槲蕨) 药用部位:干燥根茎 性味功效:苦,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 8 中药名称:小贯众(贯众) 药用部位:根茎 性味功效:苦、涩,寒。归肝、肺、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祛瘀、驱虫。 9 中药名称:紫珠(广东紫珠) 药用部位:干燥茎枝和叶 性味功效:苦、涩,凉。归肝、肺、胃经。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10 中药名称:黄精(多花黄精) 药用部位:根茎 性味功效:甘,平。归脾、肺、肾经。主要功效有:健脾益气,润肺养阴,益肾填精。 11 中药名称:鸡屎藤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苦,微寒。归脾、胃、肝、肺经。主要功效有:健脾消食、行气消滞、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12 中药名称:苣荬菜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寒,归肺、胃、大肠、肝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 13 中药名称:犁头草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微辛,寒。归肝、脾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凉血清肝。 14 植物名称:亮叶鸡血藤 药用部位:多作观赏 15 中药名称:络石藤 药用部位:带叶藤茎 性味功效:苦,微寒。归心、肝、肾经。主要功效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通络止痛。 16 中药名称:马勃 药用部位:子实体 性味功效:辛,平。归肺经。主要功效有:清肺利咽,收敛止血。 17 中药名称:马兰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凉。归肺、肝、胃、大肠经。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18 中药名称:魔芋 药用部位:块茎 性味功效:辛、苦,寒,有毒。主要功效有:化痰消积,解毒散结,行瘀止痛。 19 中药名称:南刘寄奴(奇蒿) 药用部位:带花全草 性味功效:辛、微苦,温。归心、肝、脾经。主要功效有: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 20 中药名称:牛筋草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淡,凉。归肝、胃、肺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 21 中药名称:茜草 药用部位:根茎 性味功效:苦,寒。归肝经。主要功效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利水。 22 中药名称:垂序商陆 药用部位:叶、子 性味功效:苦,寒,有毒。较少入药。主要功效有:清热,消肿。 23 中药名称:天南星 药用部位:块茎 性味功效: 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主要功效有:散结消肿。 制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主要功效有:燥湿化痰,息风止痉,散结消肿。 24 中药名称:土人参 药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甘,淡,平。归脾、肺、肾经。主要功效有:健脾益气,润肺止咳,养血调经。 25 中药名称:乌蔹莓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酸,寒,无毒。归心、肝、胃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 26 中药名称:五加皮(细柱五加) 药用部位:根皮 性味功效:辛、苦,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27 中药名称:杏香兔耳风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寒。归肺经。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28 中药名称:鸭儿芹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苦,平。主要功效有:祛风止咳、利湿解毒、化瘀止痛。 29 中药名称:油桐 药用部位:种子 性味功效:甘、微辛,寒,大毒。主要功效有: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 30 中药名称:鱼腥草 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功效:辛,寒,归肺、肝、膀胱、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清热利湿。 31 中药名称:云芝 药用部位:子实体 性味功效:甘,平。归心、脾、肝、肾经。主要功效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32 中药名称:蜘蛛抱蛋 药用部位:根茎 性味功效:辛、甘,微寒。归肾、肺经。主要功效有:活血止痛,清肺止咳,利尿通淋。 33 中药名称:朱砂根 药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微苦、辛,平。归肺、肝经。主要功效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34 中药名称:苎麻 药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甘、寒。归心、肝经。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清热安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结语 每一次出行,只为“探宝”。从认识本草,到灵活应用本草,有个非常漫长的实践过程,“山人”希望在此能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进步,共同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不正之处,还望各位同道帮忙斧正,感激不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jc/5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明党参,党参,不同百药食疗补气补血补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