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鸡蛋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食品。但在新闻媒体和一些养生类节目中,经常有人提到鸡蛋特别是蛋黄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很多有人担心吃后会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发展为心脏病,或者加重心脏。

曾经有人就此专门做了研究:

1、美国学者列弗林对名32~60岁血脂正常的男性进行观察,半华内让他们每日吃2个鸡蛋,6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血脂仍在正常范围。美国癌症学会调查了80余万人的饮食习惯,观察期长达6年,将每周吃鸡蛋在4个或4个以下,与吃5个以上鸡蛋的人进行比较,其结果是前者心脏病的病死率反较后者为高。

2、有人在为余名超重的中年警察制定食谱时,规定每日吃2个鸡蛋,8年后调查发现,这些人中竟无一人发生心脏病。

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吃鸡蛋不仅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反而对动脉有保护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和人们平时认为的不一样?原来,鸡蛋虽然胆固醇含量很高,但同时也含有丰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使胆固醇脂化,使之变得稳定,不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同时,鸡蛋中含有的胆固醇量,还远远不足以影响到一个人的血液胆固醇浓度。

专家认为,胆固醇值在正常范围的人,每日吃2个鸡蛋,血液胆固醇增加的量不可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更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此,每日吃2个鸡蛋是有益于健康的。

但应该注意的是,已经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尤其是重度患者,由于其胆固醇代谢已经发生障碍,对外源性胆固醇的耐受性较差,则应当少吃鸡蛋,或采取吃蛋白不吃蛋黄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jiefenga.com/zjfjc/5026.html